7月12日,栗戰書委員長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調研。攝影/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盛夏時節,黔貴大地,山青水碧,鄉美如畫。
2021年7月12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率全國人大調研組先后來到貴州省貴陽市、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和六盤水市,深入民族村寨、扶貧社區,走進鄉鎮園區、企業車間,就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同村寨老黨員、人大代表、企業負責人和地方干部群眾熱情交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栗戰書在調研中強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貴州人民群眾十分牽掛,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特別關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來到貴州考察調研,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擘畫宏偉藍圖、注入強大動力。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貴州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全面有效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推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高虎城,全國人大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委員王憲魁,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史耀斌、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宋銳、常委會副秘書長胡曉犁參加調研。
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諶貽琴,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省委常委、秘書長吳強,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慕德貴分別參與調研。
接續奮斗: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銜接推進鄉村振興
美娥社區是黔東南州從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安置搬遷對象1219戶5292人,涉及全縣18個鄉鎮。
7月13日下午,栗戰書和調研組來到從江縣美娥社區,一邊看,一邊詢問情況。
社區里,一幢幢新樓鱗次櫛比,道路寬敞通達,環境整潔美觀。
“樓上住人,樓下就業。”祖英刺繡有限公司民族刺繡生產扶貧車間辦在社區內,繡娘們正在刺繡設備上“穿針引線”,十分忙碌。
從山溝溝里搬出來的繡娘余老由,全家都住進功能齊全的新樓房。她在刺繡生產扶貧車間工作,保底工資加上計件效益,每月收入3000多元。
“現在的生活,比原來好很多很多,我們很滿意。這都是黨的政策好,幫助我們搬出大山,擺脫貧困,過上好日子。”余老由心存感激地說。
祖英刺繡有限公司負責人韋祖英,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她帶領當地數百名村民和貧困群眾,傳承和弘揚苗繡技藝,用一針一線“繡”出美好生活。
聽了韋祖英的奮斗事跡,栗戰書點贊說:“辦起刺繡企業,帶動這么多人就業,很不容易。你是少數民族全國人大代表當中的優秀代表,希望你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利用好黨的政策,更好發揮作用,繼續辦好企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使更多的人能夠共同過上幸福生活。”
曾經,貴州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貴州省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感恩奮進、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工作大踏步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實現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群眾搬出大山,減貧人數、易地扶貧搬遷人數均為全國之最,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貴州精彩篇章。
“在全國9899萬脫貧人口當中,貴州就有923萬,差不多10個脫貧人口中就有1個是貴州人。”栗戰書在調研中高度評價貴州脫貧工作,貴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撕下了絕對貧困的標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今,我國“三農”工作重心實現歷史性轉移,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
栗戰書說,貴州歷盡艱辛擺脫了貧困,還要再接再厲,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貴州的脫貧攻堅取得了優異成績,也一定能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再創佳績。
7月14日,栗戰書委員長在銅仁市江口縣云舍村主持召開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座談會。攝影/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法治是重要保障。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鄉村振興促進法,法律于6月1日開始實施。7月14日,栗戰書在銅仁市江口縣云舍村主持召開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座談會時指出,鄉村振興促進法,是為了保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而量身定制的。
栗戰書強調,依法促進鄉村振興,要立足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除了產業振興之外,還包括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要解決好農業農村承擔的“三大歷史任務”,即保障好農產品供給安全、保護好農村生態屏障安全、傳承好中國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要全面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政治建設、道德文化建設、社會文明建設等等,培養造就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吸引和促進更多年輕人熱愛農村、熱心農業,在農村扎根創業。
高質高效:延長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發揮農村資源和生態優勢,支持特色農業、休閑農業、現代農產品加工業??等鄉村產業的發展。”鄉村振興促進法從制度層面作出安排,鼓勵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因為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許多特色產業發展迅速。
7月13日,栗戰書和調研組在從江縣貫洞鎮歸龍百香果產業園區看到,百香果藤粗果壯,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貴州的百香果種植從無到有,于2016年開始規模化、商品化,經過短短幾年時間的發展,躍居全國前列。得益于貴州自然條件優越,好山好水,種出來的百香果味道香甜,加工后的果醬品質優良,受到了市場追捧。
園區相關企業負責人陳韜介紹,園區百香果嚴格按照4米的行距種植,大力推行山地機械化。目前,每畝產量在2500斤至3000斤之間,每斤銷售價格在8元至12元。
培育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看著正在園區工作的農戶,栗戰書非常關切地詢問:“他們在園區打工,收入怎么樣?”
陳韜詳細介紹,在整個產業中,為了保障農戶的利益,一是通過土地流轉保民生,每畝每年1200元;二是制定激勵機制促增收,農戶到園區工作,每個月工作26天休息4天,工資為2900元,如果勤勞肯干工作28天,每個月工資3000元,再加上300元績效獎,就有3300元;三是采取倒租反包模式,達標后產量超出的部分按照市場價收購,調動農戶積極性,實現雙贏。在這些措施的激勵下,從江縣百香果種植規模發展迅速。
對于該園區企業的做法,栗戰書給予鼓勵,“企業要賺錢,追求發展,無可厚非。但在發展的同時,要為當地老百姓著想,給老百姓更多的實惠,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只有大家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企業才能獲得政府更大支持、老百姓更大支持,才能長遠、持久、良性地發展。”
平均海拔1100米的貴州,山嶺縱橫,云霧繚繞,兼具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無污染特征。高山云霧出好茶。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貴州成為茶葉生長的天堂。
最新數據顯示,貴州省茶園總面積攀升至700萬畝,排名全國第一位,其中全省10余個縣進入中國茶業百強縣。
依托江口縣優美獨特的生態資源,貴茶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抹茶生產加工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外。
“整個貴州,在茶葉上可以繼續做文章,把這篇文章寫好。這個抹茶,就很有特色。茶葉不僅是用來喝的,還可以加強研發,應用到化妝品、藥品、保健、美容等新的領域,提高附加值。”栗戰書在貴茶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時說,貴州茶葉品質佳、規模大,知名度越來越高。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貴州的茶產業要做出自己特色,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走出一條高質高效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栗戰書強調,全面有效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重要任務就是推進農業全面升級。貴州氣候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很明顯,農業自然條件獨具特色,要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因地制宜選擇、形成一批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宜居宜業: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世居民族達18個之多。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創造和傳承了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肇興侗寨、岜沙苗寨、江口縣云舍村實地考察時,栗戰書和調研組發現,貴州越來越多的古寨村落,依托傳統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又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
位于黔東南州黎平縣的肇興侗寨,古老而極具風韻,有“侗鄉第一寨”美譽。村寨四面青山,流水瀠洄,小徑曲曲,風光秀麗。寨內建筑保持固有的歷史、文化、風俗、風貌,五座鼓樓——仁、義、禮、智、信,高聳在民居之間,代表著寨內五大宗族。這些民族特色讓村寨有了底蘊,有了吸引力。村民群眾也因此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由從江縣城出發,沿著一條寬敞平坦的公路,很快就抵達神秘原生態部落、民俗風情濃厚的岜沙苗寨。岜沙苗寨至今保留著佩帶火槍、祭拜古樹等古老的生活習俗,被稱為“最后一個槍手部落”。村寨內的居民既種地勞作,又為游客表演“蘆笙舞”“鐮刀剃頭”“鳴槍送客”等節目,實現了“家家參與旅游服務,人人享受旅游紅利”,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梵凈山下的江口縣云舍村,青山環抱、綠蔭環繞。干凈整潔的公路,將一座座錯落有致、別具風情的農家小院連接起來。穿行村莊,山風習習,溪水潺潺,孩童戲水,處處歡聲笑語,儼然是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
以文促旅,以旅富民。廣大村民群眾將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明深度融合,把家園建設得美得令人心動。
貴州省相關負責人介紹,貫徹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貴州省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切實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好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江口縣云舍村黨支部書記趙佳勤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堅持干事靠法、遇事找法、解決農村發展問題用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步伐,努力把云舍村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鄉村振興示范點。
栗戰書在座談中對貴州美麗鄉村建設給予積極肯定:“過去一個時期,貴州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30萬戶,易地扶貧搬遷192萬人,解決了74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設通組公路7.87萬公里。總體上看,在貴州,通村道路、用水、用電等基本得到解決,鄉村生產生活水平發生了極大變化。”下一步,要重點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農村物流、客運、信息流的可達性,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強農村消防、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栗戰書說,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優良的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貴州的農村生態景象很好,但是生態基礎脆弱,極易受到破壞,一旦破壞又難以修復。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原則,依法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提升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面源污染防治能力,綠化美化鄉村環境,把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宜居宜業。
富裕富足:“大家的日子,一定會過得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紅火”
實現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最為根本的就是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是制定和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的目的。
黎平縣肇興侗寨,打鼓吹笙,大歌聲聲。栗戰書和調研組走到“仁團”鼓樓時,受到當地村民群眾歡迎。
栗戰書和大家并坐在鼓樓內,親切交談。
威望最高的“寨老”陸青山從懷里掏出一枚“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自豪地說:“我很早就在部隊當兵,入黨55年了。”
栗戰書接過沉甸甸的紀念章,莊重地為他佩戴好,“你是我們非常尊敬的老人,現在又是‘寨老’。”接著,栗戰書特別關心地問道:“侗族同胞們,生活都很好吧?”
陸青山激動地回答:“現在高速公路修進來了,鐵路也修進來了,村村寨寨都連通起來了,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陸青山由衷地發出感慨。
圍攏在鼓樓內的村民群眾深為認同,熱烈地鼓起掌來。幸福的笑容,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看了侗族大寨,見到鄉親們的生活幸福美滿,我很高興。”栗戰書笑著對大家說,這次來貴州調研,也是給大家轉達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非常關心少數民族的生活。現在我們擺脫了貧困,下一步還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家的日子,一定會過得越來越幸福、越來越紅火。”
鄉村振興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要大力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栗戰書在調研時指出,農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大體滿足以后,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一方面,要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好農業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優秀農業文化深厚的內涵,引導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鄉村文化產業。另一方面,要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堅決防止黃賭毒等不良風氣污染農村。
栗戰書強調,要想方設法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發揮村規民約的積極作用,倡導科學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把文明風尚立起來,把農村的精氣神提起來。
多彩貴州: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這一路看下來,感覺貴州農村變化真是快,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7月16日下午,栗戰書在聽取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及人大工作情況介紹時表示。
栗戰書說,貴州近年的發展變化,是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貴州,多次考察貴州,發表重要講話,幫助貴州理清發展思路、指明發展方向、增強發展信心,親自領導、推動貴州開啟了改革發展的新時期。貴州全省上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指示要求,一以貫之,接續奮斗,開創了現在發展速度快、發展勢頭好、發展亮點多、發展干勁足的良好局面。
“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位由第26位上升至第20位,率先在西部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水泥路,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1.5%,數字經濟增速連續6年居全國第一??”過去十年,貴州在脫貧攻堅、綜合實力、基礎設施、生態文明建設、大數據發展、民生事業等領域跑出“加速度”,大踏步前進,譜寫了貴州發展史上恢宏壯麗的“黃金十年”。
7月16日,栗戰書委員長在貴安新區華為云數據中心了解企業研發創新、大數據應用等情況。攝影/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貴州發展的總體要求,賦予了貴州新的重大使命和任務,要求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栗戰書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貴州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為根本、最為持久、最為強大的動力源泉,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人大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7月16日下午,栗戰書還到貴州省人大機關調研,看望機關干部職工。他指出,黨和國家事業的快速發展,需要人大積極發揮職能作用。貴州省各級人大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創新開展立法、監督、代表等方面工作,增強人大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奮發有為做好新時代地方人大工作。
記者手記
今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新征程新目標新使命。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我國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廣度、深度、難度和時間長度,一點也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
緊跟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承載廣大人民熱切期盼,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大事要事上擔當盡責,主動謀劃,積極推進立法工作,適時制定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律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取得巨大勝利,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群眾搬出大山,減貧人數、易地扶貧搬遷人數均為全國之最。鞏固好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貴州面臨的任務同樣艱巨,但也擁有許多優勢。
比如,在生態文明方面,貴州山景青翠,水色碧綠,生態環境良好,發展特色農業的條件得天獨厚。在民族文化方面,貴州自古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古寨村落獨具魅力。在交通設施方面,世界級高橋飛架崇山峻嶺之間,高速公路縱橫暢行,硬化路通達每一個村莊,交通物流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在大數據產業方面,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一張靚麗名片。大數據等前沿產業的廣泛應用,將賦能鄉村振興事業加速前行。在革命精神方面,貴州是一片紅色土地。紅軍長征時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留下偉大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獨一無二的革命遺址和充滿力量的革命精神,讓紅色旅游前景廣闊,同時也激勵大家豪情滿懷,擼起袖子加油干,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良法拂沃土,鄉村繪新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鄉村振興促進法的保障下,貴州必將在新征程上走出一條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治理優的鄉村振興之路。(記者?李小建)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