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七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攝影/馬增科
奮進新征程,人大立法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
如何保障立法質量,使之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又體現時代要求、符合人民意愿?回答好這個重大課題,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新嘗試新探索。
2021年7月9日,由栗戰書委員長提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加開一次委員長會議,即第九十七次委員長會議,專題研究討論正在進行審議的法律草案。
以往,舉行常委會會議之前,一般召開一次委員長會議,研究討論常委會會議議題,討論審議法律草案,并決定會議日程。
此次加開委員長會議,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重大。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王東明、白瑪赤林、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武維華,秘書長楊振武出席會議。
栗戰書委員長主持會議。攝影/馬增科
首次加開:保證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充分、深入討論法律案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伴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人大立法按下“加速鍵”,駛入“快車道”。
以最近的一次常委會會議為例,于6月10日下午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7件法律和1項決定,分別是數據安全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新修訂的軍事設施保護法、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印花稅法、反外國制裁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決定。
這些法律和決定緊跟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緊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法治建設的呼聲期盼,緊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實際,對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面對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表決的法律案明顯增多的實際情況,僅召開一次委員長會議進行審議,時間明顯不夠用,審議也不充分。
解決這一問題,栗戰書委員長一直在思考對策。5月26日,他在第九十四次委員長會議上提出,堅持問題導向,建議加開一次委員長會議,發揚民主,集思廣益,保證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充分、深入討論法律案中的重要內容、重點問題、有爭議和社會關注度高的條文。
當時,這一建議就得到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的普遍贊同。
7月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加開委員長會議,即第九十七次委員長會議。栗戰書委員長主持會議。
立法為民:立法切忌簡單化、片面化、機械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做好新時代立法工作,就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關乎每個人的切身權益,也事關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影響深遠,備受社會各方面關注。
兩個多小時的審議,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有關條款引起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的熱烈討論。
對于大家發言集中談到的涉及個人信息收集的問題,栗戰書指出,法律要平衡好公民利益與部門、行業、組織的履職需要。從立法角度來講,個人信息保護法要側重于個人隱私的保護。既然是個人信息保護法,立足點是保護個人信息,首先要把住“搜集個人信息”這一關。
栗戰書進一步說,個人信息保護法不是制定更多的“可以搜集”個人信息的條款,而是更多、更明確、更嚴格地制定“不能搜集”的條款,尤其是行業、部門、組織、互聯網平臺機構等不能隨意借透明公開、公共服務去搜集個人信息。“要明確規定什么情況、什么人、什么機構不能搜集個人信息,把嚴第一個關口,然后再對合法搜集的信息提出保密的要求。”
栗戰書強調,法律保護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個人利益侵害大多數人利益時,法律要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侵害大多數人的利益。“比如說,防止網絡詐騙是為了保護公民的利益,要用嚴格的法律規定去預防,對詐騙行為進行懲罰。但在制定法律時,一定要考慮和照顧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這一原則,不能簡單化、片面化、機械化,甚至事與愿違,更不能在實際上損害大多數公民利益。”
深入審議:“要酌情處理好能不改、能改、不能改的問題”
“中國醫師節”要不要入法,成為法定的全國性節日?廣大醫師群體十分關注。聽取醫師法草案的匯報后,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提出疑問,為什么有的節日由法律作出規定,而有的節日又沒有?
針對這一情形,栗戰書建議明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與國務院關于“節”或者“日”的立法職責劃分,“對‘節’或者‘日’進行梳理,劃出一個原則,哪一類由人大決定,哪一類由國務院決定。由國務院決定的,哪些還需要在人大法律中確認一下,哪些不需要再在法律中確定,都要規范一下。現在還沒有一個規范的說法。”
保障監察官依法履行職責,維護監察官合法權益,是制定監察官法的重要目的。聽取監察官法草案的匯報后,關于監察官權利的表述成為審議焦點。
“法律條文要處理好共性內容與特別條款的關系。”栗戰書在審議中認為,監察官法草案規定監察官享有的權利,不是一般人享有的共性權利,而是履行監察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是從事這項工作特殊的、不同的、別的職業不能享有的一種權利。這些權利是職責所系,是從事這份職業需要什么權利,或者是由于這個崗位和職責特殊需要受到什么特殊的保護,應該圍繞這些特點給予特別的權利。
“其他特殊職業、行業享有的權利,在法律表述中也應該是這樣,而不是把公眾都享有的共性權利進行重述。”栗戰書強調。
審議發言時,大家要求進一步廣泛聽取各方面對法律草案的意見并認真修改、予以完善。
就此,栗戰書指出,法律修改要酌情處理好能不改、能改、不能改的問題。有些法律,它的歷史很長或者影響巨大,全社會都形成共識了,要堅持“能改能不改的就不改”這個原則,比如憲法。有些法律,既然提請修改、審議,也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能改能不改的要改”。“特別是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提出的意見,一定要堅持能改的要改。當然,如果明顯不能改的,那就是不改。能不改、能改、不能改這三個原則要很好把握。”
意義重大:加開委員長會議非常有必要,效果也很好
加開委員長會議,這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立法工作的務實創新之舉,既依法保證了程序民主,又在生動實踐中促進了實質民主、踐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用高質量立法推動實現良法善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對于這次會議,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在審議發言時一致表示,非常有必要,效果也很好。
張春賢副委員長在發言中表示,加開委員長會議,為進一步推敲法律草案、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創造了條件,體現了委員長會議對法律草案審議質量的高度重視,是推動高質量立法的有益探索,也是全過程民主的重要方面。
沈躍躍副委員長說:“加開一次委員長會議,對擬提請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進行進一步審議、提出意見,以提高法律草案質量,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我覺得增加工作層面的審議討論,對提高法律草案的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萬鄂湘副委員長說,“我們在常委會會議上,有時候是沒有時間發言,有時候發言也不完整,加開這么一次會議,讓我們能夠充分發表意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文/《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李小健)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