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那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鮮明宣示,直抵人心,在全黨全社會引發強烈共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砥礪初心使命,增強歷史自覺,厚植人民情懷。
第一,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共產黨成立的初衷就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回首黨的歷史,歷數我們黨領導人民打土豪、分田地;領導人民艱苦抗戰,趕跑日本侵略者;領導人民推翻蔣介石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有這些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為人民利益和幸福生活而奮斗。
今年4月,我陪同栗戰書委員長到陜西,瞻仰了黨的七大會址、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神泉堡革命舊址等革命紀念址,感觸很深,深刻體會到了紅色政權的來之不易。在神泉堡,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訓令》,重新修訂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紀律,每一句都貫穿著我們黨的人民立場。在這里,毛澤東同志為佳縣縣委題寫了“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的題詞。這句題詞生動體現了我們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相依、血肉相連的深厚情誼。
黨的百年歷史,同樣是黨依靠人民群眾的歷史。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人民是江山,也是靠山。井岡山人民用自己的“紅米飯、南瓜湯”,支持紅軍成長壯大。“最后一口糧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是老區人民與我們黨“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生動寫照。這一百年來,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終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靠的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遠為人民利益而奮斗。
第二,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激勵我們初心不改、志向不移、本色不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黨史學習教育本身就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再深化再拓展。黨的百年史冊上,鐫刻著一串串光輝的名字。“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業”的李大釗、“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奉獻自我的黃文秀,等等,正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接續奮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河北西柏坡到山東臨沂,從福建古田到陜西照金,從江西井岡山到貴州遵義??在我們黨歷史上有標志性意義的地方,都留下了總書記的足跡。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最多、用情最深的也是人民。2012年,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就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9年3月,總書記在訪問歐洲回答意大利議長菲科提問時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在偉大抗疫斗爭中,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做到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總書記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什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站穩人民立場。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們學習黨史,就要從黨的百年非凡歷程中汲取堅守初心使命的營養劑和動力源,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時時叩問初心、處處踐行使命,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第三,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通過依法行使職權、開展工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黨中央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目的就是推動全黨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在為民排憂解難中自覺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全國人大常委會怎么為群眾辦實事?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立足自身職能,通過依法行使職權、開展工作,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百姓所望、人大所向,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履職的鮮明特點。在立法方面,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為人民立法,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運用法治方式推動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期盼的問題。比如,不到一年高效審議出臺疫苗管理法,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民法典中人格權獨立成編,設置“好人條款”保護身邊的凡人英雄;疫情發生后,迅速行動,及時作出全面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決定,加快推進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等等。可以說,真正做到了人大干的,都是百姓盼的。
監督方面,常委會始終把人民群眾的關切作為監督工作的著力點,頻頻出手、持續發力。比如,常委會連續三年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今年又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有力地督促各方面以實際行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民更幸福”一步步成為現實。
代表工作很能體現常委會踐行根本宗旨、堅持人民立場。本屆以來,栗戰書委員長堅持同列席常委會會議的代表座談并形成長效機制,帶頭聯系全國人大代表,親自率隊開展執法檢查、調研活動,同基層代表和群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座談。各位副委員長也都采取多種形式,同代表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通過這些舉措,拉近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與百姓之間的距離。今年大會代表提出了8993件建議,其中很多都是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確定的22項重點督辦建議中,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圍繞增進民生福祉,解民憂、紓民困,加強基本民生保障,提出了7項選題,每一項都是民生難點痛點。我們把這些建議納入重點建議,有關專門委員會督辦這些建議,就是實實在在地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
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堅持人民至上、永葆人民情懷,從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奮發有為、擔當作為,為實現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接力奮斗。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