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對自然有著獨特的情結,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的情思,到“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的鄉愁,我們寄情自然,也珍視自然。
今天,是第51個世界環境日。正值芒種前夕,暑氣漸生,小荷尖尖,夏木陰陰。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懷揣對綠色生活不變的向往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欣賞正徐徐展開的新時代美麗中國壯麗畫卷。
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有1/4來自中國;塞罕壩實現“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由2015年的73個增至2021年的218個;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向人民交出了一份“綠色答卷”,向世界遞出了一張“綠色名片”。這份成績從何而來?最根本就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美麗中國領航。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黨中央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相關立法和監督工作,展現了人大的擔當作為。
立法織密織牢制度之網,讓制度成為環境保護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為美麗中國的制度建設提供了方法論指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法定職責,統籌推進相關立法工作,從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濕地保護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等填補法律空白,到作出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再到推進黃河保護法、黑土地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等立法,實現了生態環保立法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如今,全面嚴格、務實管用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運用制度的剛性劃定紅線,充分發揮法律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在制度化、法治化軌道上行穩致遠。
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多措并舉形成污染防治監督合力,打造新時代人大監督的經典范本。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為保“法之必行”,栗戰書委員長連續五年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親自帶隊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重要法律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在全國范圍內打響聲勢浩大、務實高效的污染防治法治攻堅戰。以直面問題、“動真碰硬”的決心,以抓鐵有痕、善作善成的信心,以高規格、“全覆蓋”的標準,以緊扣法律規定為原則,以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引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查清病灶、對癥下藥,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盡顯人大監督的求實品格。同時,圍繞生態環保工作聽取審議國務院多個專項報告,開展多次專題調研,充分發揮各種監督形式的特點,確保法律規定的重要制度、措施、責任落實見效,推動在法治軌道上防治污染、保護生態。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設美麗中國,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是參與者。“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以切實之舉踐行使命,以身體力行落實責任,就能匯聚起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磅礴之力。水清岸綠、魚翔淺底、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美麗中國新華章,正待我們共同譜寫。
(轉載應當完整、準確,并注明來源和作者信息)
(責編: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