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紹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如果不懂互聯網,不善于運用互聯網,就無法有效開展工作。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積極謀劃、推動、引導互聯網發展。南京市人大常委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主動順應信息化時代新要求,探索打造“互聯網+民意”信息化工作平臺,為更好地感知民情、把握民意、保障民生構筑有效載體,開辟了廣闊空間,有力促進了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為民、務實、有效履職。
以積極開放的姿態,樹立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學網、懂網、用網能力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貴在應用。就人大工作而言,應用的關鍵在于貼近民生、反映民意。南京820萬市民,網民有650萬人。我們在應用中立足人大機關“人民性”這一鮮明特點,圍繞人大職能,突出“互聯網+民意”,通過互聯網,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話語權落實到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的全過程,形成了人大工作與網上民意的良性互動。南京人大網站自2014年7月1日改版上線以來,已發布各類信息6萬條,訪問量達650萬次;南京人大官方微博、微信粉絲人數超過178萬人,微博上一些熱門博文的單條閱讀量達30多萬人次,人大知識競答專題累計閱讀量達2億多人次,被評為2015年度南京最具影響力政務微博。圍繞人大全年工作議題,先后開展了65個專題的在線意見征集,每月聚焦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舉辦一期“金陵民聲—熱點網談”,每次網談都有1.5萬至2萬網友在線交流,微博相關話題關注暨轉發人數達80萬至100萬人。兩年多來,網民共提出意見和建議1.5萬條。我們感到,我們的網站越關注民生,網民就越關注我們的網站。網民參與面越廣泛,人大對民意的把握也就越接近真實,履職的根基就越扎實,人大工作就更加契合民意。曾有同志擔心在網上大規模征求意見會不會遭到惡意炒作,就本市實踐看,網友發表的言論基本上都是理性的、建設性的,信息化應用是健康、有序、可控的。通過大力加強人大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的優勢,極大地拉近了人大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使人大決策更加民主、科學,人大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正在人大履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地方立法中,我們將“互聯網+民意”運用到立項、起草、審議、實施的各個環節,有效地推進了立法為民,提升了立法質量。
利用互聯網覆蓋的廣泛性,拓展凝聚民智的廣度,更加全面地推進民主立法
征求意見覆蓋面越廣,掌握群眾的立法訴求就越全面越充分。我們發揮互聯網的社會動員功能,在傳統的座談、發放調查表等征集方式的基礎上,努力用互聯網汲取立法民意,為社會公眾參與立法提供充分的話語空間,廣泛凝聚民意民智。從法規的立項、起草到審議、實施,我們全程借助互聯網讓民意參與進來,延長民主立法鏈條。比如,為避免法規“中看不中用”,市人大常委會針對“立什么”在網絡上傾聽民眾意見,以減少決策隨意性。2014年底,常委會議題網上征集過程中,有不少網友提出要關注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意見,我們經過調研論證,及時將“南京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列為2015年重點立法項目,使“互聯網+民意”轉化為立法現實,引起全體市民熱情關注,積極支持參與。再比如,在對法規進行“回頭看”的立法后評估中,我們開設網絡專題進行問卷調查,聽取公眾對立法質量和實施效果的意見,收集到數千條調查意見,使修改完善后的法規更經得住實踐檢驗。
信息化平臺使地方立法機關更好地直面公眾需求,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南京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采用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起草。我們從法規調研起草到貫徹實施階段先后三次在網上征集意見,發布調查問卷、創建微博話題、舉辦網談活動,聽取大家對立法的意見和建議。網友們圍繞解決物業公司與業主的矛盾、住宅維修資金申請使用難、欠繳物業費納入個人征信報告、新老物業交接等熱點難點共提出意見和建議1300余條,相關內容20多萬字。條例充分吸收網友的真知灼見和民間智慧,極大提升了民主立法含金量。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作為地方立法主體,其意見體現更高層面民意的集合,他們把握民意的深度和廣度,直接關系到人大常委會審議能否做到立法為民。我們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暢通組成人員獲取社情民意的網絡渠道。通過“金陵民聲—熱點網談”,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與網民就立法熱點話題面對面實時溝通,從而將大量的網絡民意轉化為立法的民意資源,大大提高了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實效。
利用網絡互動的深入性,增強公眾參與立法的深度,使立法更加切合民意
政聲民意通過網絡實現“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使我們更加直接地掌握立法的民意和需求。促使我們在立法過程當中,充分考慮各方利益訴求,科學規范權利義務關系、權力責任關系,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立人民群眾需要的法,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法。
目前,大部分法規草案由部門起草,公眾難以參與其中,草案形成難以避免部門的局促性和部門利益色彩。e時代,公眾有更多機會為自己發聲,在立法決策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我們通過信息化平臺公布所有法規草案全文,廣泛聽取市民意見。在“南京市關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的審議階段,我們通過網上問卷調查發現,市民對禁放意見很不一致。大部分支持禁放,一部分不支持,煙花爆竹經營戶堅決反對。為使立法更加契合民意,我們開展了兩次在線熱點網談,讓各方意見充分表達。通過廣泛聽取民意,將原先全城禁放改為繞城公路以內全域禁放,繞城公路以外有限開禁,并由政府妥善安置經營戶,使立法兼顧了各方利益訴求。群眾重要意見在法規草案的修改完善過程中得到采納,也使法規得到了廣泛認可,法規實施后市民嚴格遵守,禁放效果顯著。立法就是利益的分配調整,各種針鋒相對的分歧經過公開深入反復討論博弈,往往有助于立法機關對法規實質性內容科學決策,促進不同群體換位思考,達成共識。《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修訂中,是否禁止攜帶自行車、是否禁止飲食等條款與廣大市民密切相關。通過網絡以及第三方機構對數千人次的調查顯示,公眾在具體制度設計上分歧巨大,甚至形成50%對50%的局面。我們運用網絡技術手段對大量數據背后的民意訴求進行了全面梳理分析,發現公眾總體支持禁車禁食。但現有公共交通線網覆蓋不夠,導致部分乘客必須借助自行車實現“最后一公里”;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下,也有不少上班族習慣了買上早餐進站,利用候車間歇在地鐵站廳食用。基于對民意的綜合考量,法規支持了大部分人的意見明確禁車禁食,同時也通過強化政府職責加強公共自行車設置、適當縮小禁食范圍放寬站廳飲食要求等,兼顧了少數人利益,獲得了立法“最大公約數”。
利用網絡傳播的快捷性,提高立法的效率和速度,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與傳統媒介相比,互聯網信息傳播具有快捷性、互動性、大容量的特點,更加適應時代發展和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需求,也為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了抓手。對人大重要立法工作和信息,我們進行同步直播,使群眾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人代會、常委會會議上的法規草案審議事項。在官方微博,以會議動態、立法摘錄、委員審議意見等形式進行微直播即時放送,微信平臺同步更新。定期舉辦互動交流欄目,發揮微博、微信的互動功能,與網友開展即時在線溝通。利用網絡傳播的速度,使人民群眾獲得即時、充分、真實的信息資源,為保證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堅實基礎。受限于地方性法規審次,存在個別法規草案調研起草及審議中暴露問題不充分,個別爭議條款尚未研究透徹就匆匆提交表決的現象,影響了立法質量和實施效果。我們利用互聯網征集意見回復意見速度快的特點,更加從容地應對突發問題,為立法拓展了空間,贏得了時間,提高了效率。2016年8月,《南京市郵政條例》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公布,之前一直未有爭議的“兩次以上投遞可以收取額外費用”條款突然成為媒體報道焦點,引發公眾熱議。面對突發輿情,我們借助互聯網渠道,發送微博、微信,迅速消化回應民意,傳達該制度的設計初衷、理論依據,解讀現實執法環境和未來發展方向,與公眾實現良性雙向溝通,很快打消了部分群眾顧慮,為法規正式實施營造良好氛圍,取得較好的立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經由網絡信息平臺,我們與立法咨詢專家的聯系更加緊密,立法咨詢專家可以隨時通過網絡提供咨詢意見,“外腦”支撐更加有力。部分對立法工作極為關注的常委會委員、立法咨詢專家,經常自發地在個人微博、微信中跟蹤立法進度、剖析關鍵條款,邀請更多專家和網友發表意見,還組建微信群共同研究探討,對重要法規建言獻策。借助專家的自媒體,更多的網民被帶動參與,對立法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呈幾何級放大,提出的真知灼見進一步強化了法規針對性和實效性。專家帶領下的討論也加深了公眾對立法精神和主要條款的理解把握,為法規貫徹實施奠定了良好民意基礎。政務新媒體的建設完善構筑起民意表達、互動、采集、反饋的網絡空間,眾多的粉絲數目和瀏覽量成為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民意蓄水池。我們將以信息化平臺建設為載體,以尊重民意、反映民意、實現民意為目標,繼續拓展提升“互聯網+民意”立法的廣度、深度、速度,將信息化的優勢化為切實聽取并反映民意、提高立法質量的優勢,不斷提升地方立法工作的民主化水平,推動立法體制機制趨向健全、成熟,最大程度實現大多數人的利益。
(文:摘自《中國人大》2016年第24期)
(責編:王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