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h廣福鄉人大“破三少解三難”提升代表履職實效
(一)
2018年以來,永福縣廣福鄉人大依托“三個平臺”,著力構筑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的“綠色通道”,充分發揮了縣鄉人大代表作用,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助推了全鄉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用活網絡信息平臺。8個行政村都設立了信息直報點,由人大代表和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作為民情信息員,通過走訪群眾和利用微信群、QQ群及時了解和發現社情民意,并及時報鄉代表履職中心,轉交政府及相關部門研判解決。同時,代表通過網絡傳達宣傳上級政策、法律法規,傳授農業技術信息。
二是用好代表履職平臺。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堅持人大代表 “信訪接待日”制度,每月定期接待選民一次。同時,每月鄉三家班子成員也分別到各自所聯系的村“人大代表之家”接待群眾來訪,或是進村、入戶、連心,聽民聲、察民意、解民困。鄉人大每季度組織各代表小組、群眾代表在代表之家座談交流、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三是用足窗口服務平臺。結合開展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工作,鄉人大分別在鄉民政辦、司法所、派出所和國土村規環保安監站等窗口部門設置意見箱,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同時,定期安排鄉人大代表在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接待群眾來訪和咨詢,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交由鄉政府及相關部門解決,促進窗口單位部門轉變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提升群眾滿意度。
廣福鄉人大依托上述三個履職平臺,建立長效機制,著力構筑“民情綠色通道”,快速傳遞百姓訴求,密切群眾關系,取得了明顯成效。馬陂村村代表小組積極主動協調縣科技局邀請市涉農部門技術專家到村里開展技術培訓和田間地頭作現場實地指導,助力全村1000畝柑桔喜獲豐收。龍溪村民代表小組廣納民意,深入調研,帶頭并帶領村民走“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加工廠,做大麻竹筍深加工產業,實現村民年均收入超3600元。同時,鄉人大代表在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40多條,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27件次,成功調解群眾糾紛8起。
(二)
永??h廣福鄉以人大代表之家為載體,為代表知政、議政、督政提供有利條件,切實破解閉會期間基層代表因活動少、知政少、聯系少而造成與群眾融合難、互動難、辦事難等問題,著力提升代表履職實效。
一是破 “活動少”解“融合難”,在訪民情上見實效。全鄉積極創新活動載體,55名人大代表按所在選區,實行每人結對聯系1名貧困戶家庭、1名黨員選民家庭、1戶規模種養大戶的“3+1”結對模式,重點開展“走訪調研、扶貧濟困、信息共享、產業互助”等實踐活動,增強了代表履職的責任意識,提升了代表與選民的融合度。
二是破 “知政少”解“互動難”,在惠民生上見實效。結合全鄉重點工作,在經濟建設和社會治理中組織人大代表擔當信訪代理員、征地拆遷監督員、綜治信息員、安全生產員、廉政監督員、群眾訴求代辦員、落實惠民政策評議員、民意調查監督員、社會管理宣傳員等,對“廣三”聯鄉二級路建設重點項目、農村危房改造、鄉村環境綜合治理、林區、河流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實行全過程監督。推行“代表選民零距離、教育實踐雙提升”專項活動,讓代表面對面聽民說事,營造了“雙向直通、和諧互動”的良好氛圍。
三是破 “聯系少”解“辦事難”,在解民憂上見實效。每月5日為代表聯系選民接待日,由1至2名人大代表在各村代表之家集中受理來信來訪,疑難問題統一交辦,并及時反饋辦理情況。以人大代表之家為陣地,廣泛開展信訪接待日、人大代表議事日、法制教育宣傳日活動,積極引導群眾學法用法、知法守法,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文:永福縣廣福鄉人大 黃偉彥)
(責編: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