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歷時13天,全國31省區市2018年省級兩會正式畫上句點。
作為觀察區域發展重要窗口的地方兩會,每每透露著各地發展的新訊息,也被視為全國兩會的先聲。今年的地方兩會,更是因為在黨的十九大后召開而備受關注。
透視各地未來五年的發展思路,有一個共同點:高質量發展成為贏得未來的關鍵。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樓市調控、鄉村振興……除了換屆之年的人事更迭,這些地方兩會上“出鏡率”最高的熱點,也有了推進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22地GDP增速超國家線 高質量發展將成未來主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部署,地方落實。綜觀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我們看到的是各地積極謀劃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雄心壯志。
各地公布的2017年GDP數據顯示出了不一樣的區域發展格局。這一年,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呈現回暖態勢,中部資源大省新舊動能轉換雛形顯現加速崛起,東部沿海地區在減速換擋間新動能不斷增強,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的水平和層次有效提升。
2017年,22省份的GDP增速均跑贏全國,上海的GDP增速與“國家線”持平。各地經濟增速仍延續了“西高東低”的態勢,貴州、西藏同去年一樣繼續穩居GDP增速榜前兩位,也成為僅有的2個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從GDP總量上看,26省份的GDP總值均已逾萬億,其中,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分別以8.99萬億元、8.59萬億元和7.27萬億元占據GDP總值的前三位。
從各地近期披露的政府工作報告看,各地未來五年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就是促進高質量發展,而因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各地在強調高質量增長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上海未來5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湖北未來五年發展的關鍵詞是“中部崛起”,從2020年到2035年,形成與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和戰略功能;遼寧將遼寧2018年GDP增長目標定為6.5%左右,比其2016年6%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明顯調高,彰顯出遼寧要發展振興的信心。
關鍵詞:保障民生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曬民生清單 讓群眾共享發展紅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均為工作重點,民生經濟成為各地兩會的核心議題。
在醫療改革方面,山西、廣東等不少省份將推進“三醫聯動”、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問題列入工作計劃,其中,山西提出,健全“三醫聯動”長效機制;廣東強調,將大力推進綜合醫改,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全面推進以醫院集團為主的醫聯體建設。此外,不少地方也表示要鞏固取消藥品加成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成果,鞏固擴大醫改成果。
在社會保障方面,河南、天津、黑龍江、安徽等多地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將繼續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此外,一些地區還要求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例如,浙江提出新建或調整布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811個、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1萬張;上海則表示要新建50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8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新增7000張養老床位,改造1000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加快建設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在教育方面,解決“幼有所托”成為各地今年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已逾兩年,入園難成為社會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對此,多地提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的對策。其中,廣東明確要加大對普惠性幼兒園的扶持力度,保障“二孩”政策實施后的學位需求;北京表示要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年內新增學位3萬個左右,積極應對學齡人口變化。此外,廣東、天津、山西、云南、甘肅等多地都提到了將“解決‘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
關鍵詞:扶貧攻堅
啃下硬骨頭!22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提脫貧摘帽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地區群眾奔向小康生活——這成為近期中國各地兩會熱議的重點。
2017年,一系列脫貧攻堅的努力在中國各地推進,一戶戶家庭擺脫貧困,9省區市的26個貧困縣順利通過了國家專項評估檢查,將由省級人民政府陸續批準退出貧困縣。2018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年,各地將繼續做好精準脫貧工作,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地方兩會上至少22省區市將2018年的具體脫貧目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地方兩會上,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向“虛假脫貧、數字脫貧”亮劍,河北、山東、貴州、云南將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內蒙古將著力解決脫貧攻堅中層層加碼、形式主義等問題,江西表示要嚴格考核評估,強化督察問責,寧夏則嚴格貧困退出機制,防止早退錯退,防止“數字脫貧”“被脫貧”。
關鍵詞:樓市調控
多地定調“房住不炒” 土地供應向租賃傾斜
除了扶貧攻堅之外,多地還積極回應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民生話題。其中,樓市調控被頻頻提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在多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定位均得到響應。加大租賃市場供地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成為各地2018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中的“主旋律”,此外,各地樓市調控步伐并未停歇。而從多地兩會發出的信號來看,今年一線城市的樓市調控仍不會放松。
“堅持嚴控高房價高地價不是權宜之計、減少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對房地產業的依賴也不是權宜之計。”上海市市長應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按照這一表態,上海計劃今年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新增供應5.5萬套各類保障房,完善共有產權住房制度,放寬廉租住房準入標準。
同為樓市政策風向標的北京也提出,今年將著力推進建設已供地290萬平方米的共有產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盡快形成市場供應,還計劃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
作為非凈人口流入省份的河南,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支持鄭州開展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
關鍵詞:鄉村振興
以“農”為先推動鄉村振興 讓“農民”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
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航向。在今年的省級地方兩會上,“鄉村振興”也成為各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重要內容,被頻頻提及。
面對農業資源長期透支、農村生態遭到破壞等現狀,安徽、青海等不少省份選擇了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方向;天津、山西等省份則注力電商新業態,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
除了大力大發展農村產業經濟,多省區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明確的鄉村環境整治目標,天津要建成324個村的污水處理設施整修鄉村公路500公里;安徽要完成自然村80萬常住農戶衛生廁所改造,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60%,完成200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設施建設。
關鍵詞:監察委主任
31省份監察委主任全部選出 各地省級監察委密集掛牌
十九大結束后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使改革與地方人大換屆工作緊密銜接。
此后,多省份縣市兩級監察委密集掛牌亮相。隨著省級人代會的召開,31省區市均已選出省級監察委主任,各地省級監察委也紛紛組建。
從31位省級監察委主任簡歷來看,60后官員有26位,其中2位是女性,分別是河北省監察委主任梁惠玲和陜西省監察委主任賀榮。31人中至少11人曾有在中紀委任職的相關經歷。他們同時也擔任當地省級紀委書記。
(責編:曹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