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于2014年制定出臺了《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如今,流溪河流域的水質已呈現總體好轉的趨勢。
2017年12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地方性法規《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并在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2017年12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地方性法規《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并在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廣州日報)2018年10月1日,《廣州市停車場條例》將生效施行。該條例從醞釀、起草到審議、出臺整整歷時10年,充分體現了立法工作之艱辛、態度之謹慎。
近年來,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聚焦改革發展難點,廣泛征詢各方意見,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審議通過了一批地方性法規,包括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停車場條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社會工作服務條例等。這些法規均引起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成為以“良法”引領“善治”的生動廣州實踐。
進入改革開放40周年,法治建設護航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征程。廣州市人大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把法規的“定”和改革的“變”有機結合起來,為改革開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支持和保障。
2016年至今
市人大常委會
制定、修改的法規
2016年至今,市人大常委會共制定7件法規(其中已生效施行的5件),修改3件法規(都已生效)。
2016年5月25日,對《廣州市郵政管理條例》進行修正,進一步加強郵政建設和管理,促進我市郵政事業的發展;
2016年6月29日,對《廣州市地方性法規制定辦法》進行修正,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強化人大主導作用、完善立法機制、推進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
2016年9月28日,審議通過《廣州市依法行政條例》,作為全國首部對依法行政有關問題作出全面系統規定的地方性法規,對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12月20日,對《廣州市生態公益林條例》進行修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2017年3月29日,審議通過《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為營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提供法律依據;
2017年6月30日,審議通過《廣州市博物館規定》,多措并舉為博物館發展保駕護航,全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2017年10月25日,審議通過《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鞏固、擴大廣州濕地保護的成果,為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濕地生態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17年12月27日,審議通過《廣州市停車場條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停車貴和停車亂的問題;
2017年12月27日還審議通過《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構建統一完整、協同高效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過程運行系統;
2018年5月30日,審議通過《廣州市社會工作服務條例》,推動市場化、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立法項目“征點子”
人民有所呼
立法有所應
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通過網絡、立法官方微博、立法官方微信、報刊以及舉辦羊城論壇等方式,向社會廣泛征集立法建議項目,要立什么法由市民提建議。
2016年元旦,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千家萬戶在忙碌與期待中迎來了“二寶”的降生,也相應掀起了“二孩潮”。第二年,廣州有23.5萬名“二寶”呱呱誕生,平均每10個新生兒就有6個是二孩。可以預計,政策實施4年后,學前教育的缺口將達到峰值,對廣州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我們必須具備超前意識、提前規劃,及時更新一些不合時宜、相對滯后的條文規定,”廣州市人大代表葉雪文說,《廣州市幼兒教育管理規定》是1997年起施行的,衡量當下形勢,在學前教育現代化、師資保障、規范政府責任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建議加快推進幼兒教育立法。
針對“二孩時代”幼兒教育規范管理的迫切需求,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經過立項論證審查,最終將修訂該規定列入了2018年度立法計劃的預備項目。
事實上,市人大代表建議被采納列入到立法計劃的情況很普遍。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已有7件代表建議被列入立法計劃,如建議科學治理廣州電動車、對市生態保護補償予以立法、修改實施工會法辦法等等,體現了代表們參與立法實踐的廣度和深度逐步增強。
這與市人大常委會把辦理好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與立法工作緊密結合密不可分。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在立項、調研、座談、審議、立法后評估等多個立法環節,邀請人大代表參與其中,發揮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而言,人大及其常委會受人民委托行使立法權,理應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通過網絡、立法官方微博、立法官方微信、報刊以及舉辦羊城論壇等方式,向社會廣泛征集立法建議項目,要立什么法由市民提建議。
對市民提出的建議項目,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的方式,逐一進行論證,將符合條件的納入年度立法計劃并向社會公布。據了解,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廣州市募捐條例》,就是采納市民提出的立法建議的成果。該條例的制定,還為之后國家慈善法的出臺提供了廣州經驗和智慧,貢獻了廣州力量。
在向社會各界征求建議項目的同時,市人大常委會還充分發揮在法規立項中的主導作用,針對社會反映的突出問題,主動提出立法項目,以法治破解社會頑疾。如2017年制定的博物館規定、濕地保護規定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就是由市人大常委會主動立項,將其列入年度立法計劃并制定。
立法工作“接地氣”
網上立法聽證會引千萬點擊量
在30多年的立法實踐中,廣州在全國率先開展網絡民主立法,不僅在全國首開網上立法聽證先河,還在全國人大系統首設立法官方微博和立法官方微信。
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每一項改革,都產生于人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也很實在,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為此,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意見和要求,制定的每一部法規都切中群眾最關切、最現實的要害問題。
2017年8月1日至4日,一場點擊量超過1508萬次的網上立法聽證會引起了社會熱議。正在制定的《廣州市停車場條例》牽動人心,住宅停車收費怎么定?實行政府指導價還是市場調節價?1454條評論如雪片般飛來,近20萬網友在線觀看了現場辯論環節,其中以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呼聲最高。
但是,定價機制是國家價格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發改委對市場機制的改革方向是明確的。市人大常委會既嚴格遵循國家發改委的決定,又高度重視市民群眾的意見,及時組織開展調研論證,最終在條例第八條中規定住宅停車場實行市場調節價,但也為實行政府指導價預留了空間。
召開網上立法聽證會,是互聯網時代擴大公眾有效參與的重要途徑。在30多年的立法實踐中,廣州在全國率先開展網絡民主立法,不僅在全國首開網上立法聽證先河,還在全國人大系統首設立法官方微博和立法官方微信。
打開“@廣州人大立法”官方微博,近年每制定一部法規,都會公開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制定社會工作服務條例的過程中,立法官方微博、微信涌進了2000余條評論,接收了來信和電子郵件將近1000封,130多名網友在大洋網上提問,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市人大常委會都逐條進行了討論和研究,合理的均予以采納。
這可謂是“開門立法”的真實踐。地方立法與地方發展、改革創新、民眾利益息息相關,“開門立法”令立法工作更“接地氣”。
2018年4月19日,廣州市首批兩個社區立法聯絡站揭牌。在越秀區梅花村街共和西社區和光塔街杏花巷社區,兩個立法聯絡站一頭連著省、市人大常委會,一頭連著基層群眾,將最原汁原味的民意“直輸”到立法進程中去。下一步,社區立法聯絡站將遍布廣州的大街小巷,構建“立法民意直通車”體系。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對開展立法協商工作提出了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健全了立法協商制度,近年來先后就濕地保護規定、社會工作服務條例等法規草案與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相關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等進行了立法協商。在濕地保護規定的立法協商座談會上,有民主黨派提出,編制濕地保護規劃要與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相銜接,后來法規采納了這一意見。
立法質量“上臺階”
巧借法學“最強大腦”提意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在原有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制度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建立健全了立法顧問論證、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調研、立法協調、立法協商、統一審議、表決前評估、重要條款單獨表決等多項制度機制。
立法質量是地方性法規的生命線,而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質量的根本途徑。為此,市人大常委會把提升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作為重點,讓立法質量“上臺階”,努力擦亮地方立法的廣州品牌。
2017年9月,《廣州市博物館規定》正式頒布。制定全國唯一一部規范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地方性專項法規,既要大膽探索也要穩妥審慎,此時可以借助法學專家的力量。市人大常委會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建立了立法顧問論證制度,近年來進一步強化相關制度,推動立法質量的不斷提高。
在制定博物館規定過程中,有立法顧問提出草案存在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部分規定太原則、太抽象,應當增加剛性制度措施,可具體到博物館選址建設、登記備案、藏品征集和管理等。市人大常委會采納了這一意見,對草案做了相應修改,大大提升了法規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透過這一例證,市人大常委會為制定“良法”,扎實調研、深入論證、攻堅克難是必經的過程,由此不斷貼近客觀規律和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使法規真正做到科學、有效、管用。
“五類車”亂象一直是“城市頑疾”,在制定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的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馬不停蹄地深入基層走訪、調研——
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組數據顯示,近年全市交通事故數量逐年下降,而“五類車”的交通事故不減反增。執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現有法律依據不足,國家和省的法律法規對非機動車只有原則性、基礎性的規定,對諸多具體問題沒有涉及。
在市殘聯,工作人員和群眾代表紛紛反映,以前法律法規對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的管理規定并不明確,一些殘疾人從事非法營運也是迫于生活壓力,需要做好他們的再就業幫扶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人員還對改裝“五類車”的實體店鋪等進行了暗訪。這些店鋪已經形成了產業“一條龍”,非機動車后座都加了超寬的木板鐵架用來裝貨,在狹窄的路面上行走險象環生。切斷非法拼改裝窩點的“鏈條”,是整治“五類車”亂象的“殺手锏”。
架設起與基層干部群眾的聯系橋梁,第一手材料源源不斷從各方面匯集而成,法規的框架逐步浮出水面,一系列有效管用的制度措施逐步建立起來。2017年9月1日《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大半年過去,“五類車”整治有法可依,無序行駛現象逐步減少。
可以說,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立法必須充分考慮可操作性。市人大常委會重視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制定一些“難啃”的地方性法規時,比如非機動車和摩托車管理規定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等,注重以立法的形式將各方的責任明確并固定下來,避免立法成為一紙空文。
廣州一直在垃圾分類立法方面先行先試。2011年出臺全國首部垃圾分類政府規章《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2015年頒布實施《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2017年12月,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地方性法規《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并在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針對不少居民反映的“環衛部門運輸時混收混裝挫傷垃圾分類積極性”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并不回避矛盾,經過專題調研和論證后,在法規中列明對已經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要分類收集、運輸、處置,并對混合收集、運輸、處置設定了法律責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在原有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制度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建立健全了立法顧問論證、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調研、立法協調、立法協商、統一審議、表決前評估、重要條款單獨表決等多項制度機制。此外,市人大常委會還主動適應數字時代的新要求,運用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了智慧立法管理系統。系統包括立法流程、立法計劃、文本范本、智能搜索、文本比對、立法咨詢、檔案庫、法規庫、專家庫等九大功能和模塊,實現了立法全流程動態監控、立法信息共享和立法工作的協同。目前系統已正式上線運行,將有助于大幅度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和質量,推動立法工作邁上新臺階。
法規實施“抓痛點”
監督實施效果有實招
2018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工作不斷向改革深水區挺進,面對市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痛點”,以及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盲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形成了科學、合理、完備的立法工作程序和制度,啃下了一塊塊地方立法的“硬骨頭”,開辟出了一條極具廣州特色的地方立法之路。
制定法規的過程需不斷“抓痛點”,但如果法規實施“不痛不癢”,法律的權威性將大打折扣。如何保障法規“落地”后從紙面走向生活,讓人大監督有“鋼牙利齒”,成為近兩年來市人大常委會著力攻克的新“難關”。
長期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執法檢查、立法后評估等方式監督法規的實施,但相對全市現行有效的87件地方性法規而言,監督的力度有所不足。
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的部分地方性法規,公布施行后配套的實施細則遲遲沒有出臺,相關執法機構也未能及時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導致法規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為實現立法預期目的,2016年12月,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了《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地方性法規實施辦法》,將地方性法規實施效果納入常態化監督范疇。辦法創新性地建立了聽取法規實施準備情況、聽取和審議法規實施情況專項工作報告、法規實施突出問題制度匯報等三項制度。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鄧成明表示,法規實施“前中后”的全過程監督體系建立起來,為增強監督實效,不斷提升法規實施效果打下了良好基礎。
流溪河是唯一一條全流域都在廣州市境內的河流,也是我市重要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為加強流溪河流域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市人大常委會于2014年制定出臺了《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為打好水環境治理的“攻堅戰”,保護好流溪河,市人大常委會于2017年9月首次采取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法規實施情況專項工作報告的方式,開展法規實施監督檢查。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的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逐條對照法規的任務要求、責任主體,提出了法規實施存在的問題和意見。會后,市政府根據常委會的審議意見,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了研究處理情況的報告,明確提出了整改方案。如今,流溪河流域的水質已呈現總體好轉的趨勢。
2018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工作不斷向改革深水區挺進,面對市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痛點”,以及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盲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形成了科學、合理、完備的立法工作程序和制度,啃下了一塊塊地方立法的“硬骨頭”,開辟出了一條極具廣州特色的地方立法之路。
(責編:王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