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提檔升級,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促進鄉村振興,清水河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縣人大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赴延安市有關地區考察調研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等工作。調研組一行通過現場觀摩、情況介紹、經驗交流等形式,走訪了寶塔區、延川縣、延長縣、志丹縣、吳起縣等地,一路上,開闊了視野、看到了差距、得到了經驗,受到了啟發。現將學習考察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延安市下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是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培育了延安精神,留下了以棗園、楊家嶺、王家坪、鳳凰山為重點的革命舊址和紀念地150多處,是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紅色旅游圣地。
延川縣距延安市區80千米,是陜西省紅棗、蠶繭、酸棗仁主要產區之一。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識青年來延川縣落戶插隊,繼而被分配到各鎮村,其中習近平被分配到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從那一刻起,16歲的習近平在這個地方開始了為期7年的知青插隊歲月。
延長縣是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誕生地,蘋果、酥梨、西瓜的最佳優生區,被稱為“石油之母”、“瓜果之鄉”。革命戰爭年代,延長石油成為陜甘寧邊區的“功臣油礦”,毛澤東主席為延長石油官廠廠長陳振夏題詞“埋頭苦干”勉勵石油工人,形成了“埋頭苦干”的石油精神。
志丹縣原名保安縣,1936年6月,為紀念“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劉志丹而更名。境內有劉志丹烈士陵園、保安革命舊址、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等紅色景點。
吳起縣,是中央紅軍長征勝利落腳點、全國退耕還林示范縣。吳起縣在全國率先實施封山禁牧和退耕還林,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境內有毛澤東舊居、吳起革命紀念館、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切尾巴”戰役遺址等。
綏德縣舊稱"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漢名邦"、陜北"旱碼頭"之美譽。縣內有綏德革命歷史紀念館,綏德師范舊址、郝家橋革命舊址、中共綏德地委舊址、西北局及義合會議舊址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戰斗生活過,王震、習仲勛等革命前輩先后任職工作過。
二、發現的亮點和啟示
亮點一:紅色旅游“火起來”。巍巍寶塔山、悠悠延河水,從延安的棗園、楊家嶺、王家坪舊址到延川的紅軍東征革命紀念館、志丹的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吳起的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從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故居到習仲勛、習近平的舊居……一幅幅圖片、一段段影像、一個個故事……一處處舊址講述著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一個個紅色印記彰顯著歷久彌新的初心使命,所到之處、所見之物,都有信仰、都有精神;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著深深的紅色印記、每一孔窯洞都鐫刻著火紅的奮斗青春,向人們訴說著創業的艱辛,傳達著不懈奮斗的精神。綜觀這些地方,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紅色文化所釋放出來的強大能量和勃勃生機。可以說,這是一次紅色之行、回歸之程、尋根之旅,考察組全體人員的思想得到了洗禮、靈魂得到了凈化、黨性得到了錘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近年來,延安地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和紅色旅游發展的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紅色文化傳承和旅游經濟增長的“雙豐收”。一是紅色遺址的保護開發力度不斷增強,一大批紀念場館、博物館建成并投入使用,紅色故事生動有趣,直抵人心。二是高度重視紅色資源保護開發利用以及紅色旅游發展規劃,逐步建立協調機制,成立領導機構,下發指導性意見,編制專項規劃, 并增設了專門機構和人員編制。同時,紅色資源正成為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圍繞紅色資源所建成的干部培訓基地正在發揮積極作用。三是紅色旅游的各種要素條件得到不斷提升,一批批精品基地、精品線路正在完善;一批批高水平、有影響力的戲曲作品、影視作品、紅色歌曲、紅色故事陸續推出;一批批高質量的紅色講解員正在成長。四是紅色文化推動產業發展的力度逐漸增強,旅游人數、旅游收入明顯增加,紅色旅游已成為鄉村旅游的主力和支柱。
啟示:延安紅色旅游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就在:
一、抓住要點,優化紅色布局。結合紅色資源分布特征,依托革命舊址、紀念館等場所,將紅色旅游發展納入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不斷加強對紅色旅游發展的政策引導,融合各區、縣紅色資源與旅游景點,規劃布局紅色主題建設,增設紅色文化主題標識,全面提升了紅色旅游整體吸引力、影響力。
二、緊扣重點,建設紅色景區。從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等角度出發,拓展培育革命舊址、歷史紀念地等紅景區景點,持續推進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構建形成了兼顧文化教育、生態休閑、度假養生、鄉村旅游等功能的紅色旅游目的地。同時,持續開展紅色景區品質提升行動,健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服務設施適老化、適兒化、無障礙設計及改造,全面提升了紅色旅游的服務質量。
三、聚焦亮點,塑造紅色產品。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居住的舊址為重點,綜合運用實物、照片、雕塑、影像等多種形式,創作生產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旅游產品,挖掘開發體驗、研學、培訓等參與性項目,全面延伸紅色產業鏈,推出形式多樣的紅色旅游產品,打造出了革命老區“紅色之路”特色旅游品牌。
亮點二:綠色產業“強起來”。蘋果樹栽培面積331.7萬畝、產量400.5萬噸,產量和面積均占陜西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九分之一。這串數字,是革命圣地延安蘋果種植的概況,也蘊含著老區人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密碼。近年來,延安堅持把蘋果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一任接著一任干,一級帶著一級抓,持續發力堅定不移走小蘋果大產業的產業發展之路。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蘋果分揀分選、精深加工、個性包裝、冷藏冷運、品牌宣傳、產業融合、誠信建設等營銷體系健全完備,蘋果質量追溯體系基本建成;“延安蘋果”、“洛川蘋果”、“梁家河蘋果”三大品牌全國馳名、國際知名,蘋果產業后整理水平達到國內同行業一流。如今,延安市13個縣(市、區)全部成為陜西省優質蘋果基地,蘋果產業綜合產值近四百億元,220余萬人口中,有100萬人從蘋果產業中獲益,蘋果收入占到農民經營性收入的61%,甚至在延安市的一些南部縣區,當地農民90%的經營性收入來源于蘋果產業。延安蘋果已經成為陜西蘋果的代表符號、中國蘋果的風向標,成為百萬果農致富的“搖錢樹、幸福果”。
一是向科技要產量、要質量。走過一片片的山地果園,都能清晰地窺到延安蘋果種植的“科技范兒”。矮化密植的新式果園整齊排列,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貫穿其中,開闊的行距為機械化作業留足空間,“豆菜輪茬”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質,防草布代替了除草劑,殺蟲燈取代了殺蟲劑,防雹網將冰雹災害阻隔……延安蘋果從“種得多”到“種得好”的密碼就是科技,通過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農林科學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延安的蘋果產業通過品種更新、肥水高效利用、病蟲害綠色防控、防災減災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做到了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齊頭并進,在標準化生產中走向了農業現代化之路。
二是向產業鏈升級要附加值。延安地區以提升蘋果產業附加值為核心, 深入推進“蘋果+”產業發展,加大蘋果精深加工企業引進、培育力度,積極發展蘋果脆片、果醋、果汁、工藝品等系列產品,進一步延長了蘋果產業鏈。不斷升級的蘋果產業鏈,讓延安蘋果從“賣一季”變為“賣四季”,從“論堆賣”到“論個賣”。
三是向數字經濟要銷量。現在網絡代替了傳統銷售,直播、拍短視頻、打單發貨成了新農活。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延安蘋果”超過2.8億次播放,“洛川蘋果”話題超過13億次播放。這些數據背后,是一批批新農人,把果園當作直播間,把流量當作農資,讓蘋果銷量激增。如今延安的蘋果產業正在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道路。
啟示:延安蘋果的高質量發展歷程有六個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政策推動是產業發展之本。他們始終把發展蘋果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富民強縣的重中之重,及時出臺一系列促進果業發展的決策部暑,加快了蘋果產業的發展。延長縣的做法是將蘋果產業作為優勢特色產業,鼓勵新型經營主體與種植戶建立契約型、股權型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農民以土地、勞務入股等方式,與經營主體、社會資本聯合發展,推廣“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分配模式,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使農民能夠放心、大膽地發展蘋果產業。全縣蘋果種植面積32.63萬畝,爭取各類果業涉農資金5846.505萬元,實現蘋果產值13.5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1.83萬元。全縣農民收入的一半,果農收入的70%來自蘋果產業,蘋果收入在脫貧中占比91%。
二、干群聯動是產業發展之基。他們始終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作為產業發展的首要環節,各級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講給農民聽,帶著農民干,讓群眾自覺投身到蘋果產業的主戰場。他們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集資金,建立示范點,以點帶面對老果園進行綜合改造。“百棵蘋果樹,能富一個戶”,這種致富模式已經越來越被群眾所認可,蘋果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念果經,走果路,靠果富”已經成為干部群眾的共識。
三、典型帶動是產業發展之策。他們堅持以創建標準化示范園為抓手,大力推行干部聯戶幫扶、群眾主體參與的果園示范點培育機制,建成了一批規模大、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示范鄉、示范村和示范戶,帶動蘋果產業由點上突破向面上拓展。吳起縣蘋果產業起步較晚,為了提振果農信心,縣里實行了“515"發展模式,即全縣建一個500畝高標準示范園,每鎮建一個100畝高標準示范園,每村建一個50畝示范園,初步形成萬畝袖珍蘋果基地、萬畝黃顏色果品基地、萬畝優系富士果品基地,實現了全縣91個行政村蘋果產業全覆蓋,推動全縣蘋果產業高點起步、高標準建設。
四、科技驅動是產業發展之要。他們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大與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請專家在技術服務、市場營銷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形成以專家為核心、以果業協會、縣鄉技術人員為骨干的技術服務力量,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五、龍頭拉動是產業發展之力。他們重點扶持龍頭企業走產、供、銷、加、貯、運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銜接,形成了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的產業體系。
六、品牌促動是產業發展之路。他們把大果業、大品牌、大市場作為產業發展目標,注重品牌建設和宣傳推介,不斷增加品牌市場占有份額,切實提升了產業效益。“延安蘋果”獲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僅四年,就躍升至中國蘋果區域品牌價值榜第二位,成為最受消費者喜歡的區域公用品牌。“洛川蘋果”以687.27億元品牌價值位居中國水果類第一,“美域高”蘋果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來華訪問的多位國家元首。
三、幾點想法和建議
(一)鄉村旅游方面:我縣歷史文化悠久,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旅游發展潛力大,只因受條件所限,一直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當前,我們要借助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東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使旅游要素逐漸完善,旅游線路及內容更加豐富。進一步加強旅游宣傳工作,一要深挖本地鄉村旅游資源,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線上媒體加大文化旅游宣傳力度,借勢借力新媒體大v、知名作家等打卡鄉村旅游,邀請他們參加“周末鄉村游”活動,以圖片、游記等形式,充分宣傳我縣鄉村旅游。二要大力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講解員隊伍,從資金保障、開展培訓、把握門檻、規范講解等方面綜合入手,學習講解基本禮儀、語言表達、方法技巧等知識,提升專業水平和親和力,講好鄉村旅游故事,不斷促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1)從“點”出發。建議以老牛灣黃河大峽谷、黃河文化公園,北堡老牛坡干部研學中心、長城文化公園為重點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打造特色鮮明的沿黃綠色生態長廊,使沿黃處處皆風景。
(2)連成一“線”。建議進一步完善連接黃河、長城沿線各鄉村旅游景點的道路,通過道路將所有景區連接成線;在重要場所和節點設置旅游景點交通指引標志,方便自駕游、自助游,條件成熟時可開通旅游觀光巴士,實現環線游常態化。
(3)全“面”覆蓋。建議以縣城為骨架支點強力拉動,在中心區塊建設集我縣土特產品銷售、地方美食和燒烤等為一體的“網紅街”,把我縣現有的六大地標產品“小香米、花菇、米醋、海紅果、胡油、黃米”和八個鄉鎮的名優特產及各類美食等全部納入其中;同時建議繁榮夜間經濟,延長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開放時間,推動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讓夜晚“亮”起來、、商氣“火”起來、人氣“旺”起來。
(二)產業發展方面:海紅果是我縣的特色果品,其栽植歷史悠久。本地群眾對海紅果樹情有獨鐘,稱海紅果樹為“搖錢樹”,并有“家有5棵海紅子,頂養一個好兒子”的美喻。我縣土壤大面積是栗鈣土,土層厚、肥力足, 還具有海紅果樹生長的特殊“小氣候”。但由于發展滯后和經濟效益不明顯,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不高,海紅果產業化程度低,導致近年來我縣海紅果產業發展緩慢。建議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引領、技術支撐、強化管理等措施,擴大海紅果產業規模,提高海紅果產業化水平,讓海紅果成為我縣的支柱性骨干產業,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和“致富果”。
一是做大基地。要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科技為依托、增強核心競爭力,調整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優化繁育體系、質量標準體系,高標準、高質量創建海紅果示范基地,推進產業化經營;建議重點在沿黃一線打造海紅果產業帶,沿黃的每個鄉鎮扶持1-2個高標準的海紅果示范基地,每個村發展2-3個海紅果園,培育3-5個典型示范戶,形成點上的示范和面上的推進,帶動一批農民投入到海紅果的種植、管理上來;堅持“抓點、連線、擴面”相結合,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集生產、休閑、觀光、體驗、展示、采摘等為一體的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示范帶,讓黃河岸邊處處洋溢著興產業、促發展的蓬勃之勢;要加大技術幫扶力度,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在現場對果農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手把手地指導培養一批鄉土技術人才,引導和幫助果農掌握新技術,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同時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注重學習借鑒延安市的蘋果生產中的先進經驗,配套運用兩灌+兩蓋(冬灌+春灌推遲花期;樹上搭建防霜防雹網+樹下地布覆蓋)措施,確保果園安全平穩度過霜凍期,扎實做好海紅果產業的“后整理”工作,推動海紅果全產業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實現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
二是做強龍頭。要培育一批有實力、有市場、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積極支持現有傳統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使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加大海紅果特色產品的開發力度;一是提高產品效益和競爭力,建議將現已建成的12萬畝海紅果基地以頭5年免收租金或整體優惠等方式承租給企業引進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經營,通過科技支撐提升我縣海紅果的產量和質量;二是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建議將海紅果專項發展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在果品選育、儲藏和加工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定期舉辦海紅果類比賽,加大對優質海紅果的獎勵,不斷提升農民種植海紅果的積極性;三是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對海紅果栽培、加工、貯藏等方面技術進行系統化研究,改進生產模式以及加工、包裝等工藝環節,拓展海紅果飲料、酒、果醬、果脯等產品,探索開發果膠、黃酮、氨基酸、香精等高附加值產品。
三是做響品牌。要精心打造海紅果品牌,結合我縣 “窯上田”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及中國 “一鄉一品”示范縣建設,積極申報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打造“中國海紅果之鄉”,讓“清”字頭走“紅”中國,建議通過舉辦海紅果節、品鑒會等形式加強名牌產品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傳,讓品牌立得住、推得開、叫得響,同時建立多元化營銷模式,發展各類主體參與、線上線下融合的流通新興業態,建立健全以龍頭企業、營銷大戶、合作社等為主體的多元化營銷體系,形成產、供、銷、加、貯、運一條龍的產業鏈,不斷完善線下線上供銷網絡,進一步拓展海紅果的銷售市場,建議可與伊利、蒙牛等企業合作開發海紅果類的雪糕、冰激凌等產品,拓寬銷售路徑,擴大銷售市場。
紅色是革命的脈搏,是振興的力量;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紅色文化凝聚人心,綠色產業增強發展動能,紅色文化和綠色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富民強縣的重要抓手。在這“紅”“綠”交織之間,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鄉村產業興旺發展,人居環境大為改觀,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必將早日變為現實。
(文:楊利民)
(責編:杜凱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