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密切人大常委會同人大代表的聯系、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拓展代表工作、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的重要抓手。
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為加強“兩個聯系”、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提供了工作平臺和實踐載體。趙樂際委員長強調,代表家站要建好更要用好,讓每個家站都成為代表開展履職活動、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平臺,讓群眾感受到人大代表在發揮作用,在聽取他們的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密切聯系群眾是代表履職盡責之基。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同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緊密的聯系。全國277萬名各級人大代表中,縣鄉兩級代表有262萬,占代表總數的94.7%。他們熟悉基層和所在行業的實際情況、清楚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發揮好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有利于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動人大工作更好地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人大代表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覺接受人民監督,通過多種形式密切聯系群眾,深入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帶頭宣傳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憲法法律和國家工作部署,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建好家站是基礎,用好家站是關鍵。目前,各級人大已經建立了20多萬個代表家站,北至黑龍江漠河北極鎮,南至海南三沙永興島和趙述島,基本實現了全國所有鄉鎮、街道全覆蓋,有些地方拓展到大型社區、學校、醫院等。代表就地就近進站,定期接待群眾,主動向群眾宣傳解讀政策法律,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向群眾報告履職情況,開展集中學習和履職經驗交流等,改變了“代表代表,會后就了”的狀況,使代表發揮作用可見、可感、可觸。各地具體情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不盡相同,代表家站建設不必也不可能整齊劃一。要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堅持簡便、適用、有效原則,主要依托現有場所和人員,在優化功能、增強實效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代表家站作為“民意窗”、“宣傳站”、“大課堂”等作用,更好適應本地基層治理的實際需要。
家站活動要聚焦代表法定職責、方便群眾參與。代表法明確了人大代表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閉會期間的活動,規定了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履職的程序和方式,這是代表履職的行為準則。開展家站活動,要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組織代表圍繞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圍繞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監督等重點工作,傾聽群眾的呼聲意愿,通過法定方式反映上來。代表家站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不限于一間會議室、一張會議桌,日常生活、本職工作、網絡空間中都能夠聯系群眾、聽取民意。重慶市各級代表家站近年來組織代表接待、走訪群眾100多萬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5萬余條;北京市朝陽區人大開設代表聯絡站網上平臺,訪問總量達195萬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萬余條,群眾隨時隨地“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議得成事”。
把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家站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代表作用要嵌入基層治理體系之中。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立足代表職能職責,發揮自身專長,依托人大及其常委會、政府及其部門和有關方面共同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完善制度。代表通過家站了解到的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推動依法予以解決。同時要認真研究、分析、思考共性問題和深層次問題,作為參加會議審議發言的內容,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和建議,推動從法律制度上、政策措施上解決問題。要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把一件件好事實事辦到老百姓心坎上,讓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走得更近、貼得更緊。(作者為《中國人大》雜志社總編)
(來源:《中國人大》雜志2023年第22期)
(責編: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