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詢問是詢問的一種方式,是針對某個專項工作、安排專門時間而進行的一種詢問活動。2010年6月2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2009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時,第一次進行了專題詢問,收到較好效果。之后,在同年8月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常委會會議上又召開兩個小聯組會議,對國務院關于國家糧食工作情況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同年12月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又召開大聯組會議,對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之后,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都安排專題詢問,成為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權的一種經常性形式。2015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改進完善專題詢問工作的若干意見》,對專題詢問進行了規范化、機制化。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專題詢問這一做法,各地紛紛仿效,現在已經成為人大監督的常態。
專題詢問是對詢問制度的創新和發展,它既保持了詢問方式簡便易行的特點,又借鑒了質詢方式規范莊重的特點,結合了詢問和質詢的各自長處,是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的一項重要創新和亮點。與一般詢問相比,專題詢問有三個特點:一是主題集中。一般詢問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各項議案和報告時都可以提出,所以詢問的議題不集中、不全面,也難形成聚焦;而專題詢問要求針對確定的議題提出,不對其他議題提出詢問,這樣便于對該項工作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詢問,容易聚焦到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上來。二是時間集中。一般詢問是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時可以隨時提出,通常不安排專門的時間進行詢問;而專題詢問則安排專門時間進行集中詢問,這樣既可消除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顧慮,又可以形成一個比較濃厚的監督氣氛,可以達到較好的監督效果。三是對象集中。一般詢問是常委會組成人員想向哪個部門提出就向哪個部門提出,由于受詢問部門缺乏必要準備,往往難以作出比較全面、準確的回答;而專題詢問將涉及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集中請到會議里來,并提前通知,這樣他們有一定時間進行準備,可以作出比較全面、準確的回答。